黃精種植喜歡陰濕氣候條件,具有喜陰、耐寒、怕干旱的特性,在干燥地區生長不良,在濕潤蔭蔽的環境下植株生長良好。在土層較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和保水性能較好的壤土中生長良好;在貧瘠干旱及粘重的地塊不適宜植株生長。
黃精繁殖方式有哪些?
1、根狀莖繁殖
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選1~2年生健壯、無病蟲害的植株根莖,選取先端幼嫩部分,截成數段,每段有3~4節,傷口稍加晾干,按行距22~24厘米,株距10~16厘米,深5厘米栽種,覆土后稍加鎮壓并澆水,以后每隔3~5天澆水1次,使土壤保持濕潤。于秋末種植時,應在墑上蓋一些圈肥和草以保暖。
2、種子繁殖
8月種子成熟后選取成熟飽滿的種子立即進行沙藏處理:種子1份,砂土3份混合均勻。存于背陰處30厘米深的坑內,保持濕潤。待第二年3月下旬篩出種子,按行距12~15厘米均勻撒播到畦面的淺溝內,蓋土約1.5厘米,稍壓后澆水,并蓋一層草保濕。
出苗前去掉蓋草,苗高6~9厘米時,過密處可適當間苗,1年后移栽。為滿足黃精生長所需的蔭蔽條件,可在畦埂上種植玉米。
黃精一畝種植多少株?
黃精一畝種植8000-10000株種苗。一般在土壤較為貧瘠的地區可以按照每行間距20cm、每株間距10cm進行種植;在土壤肥沃的地區可按照每行間距30cm,每株間距20cm進行種植。

黃精以春季3月下旬前后種植為好。在整好的栽植地上,按行距25厘米、株距15-20厘米挖穴,穴深10厘米左右,穴底挖松整平,施入1把土雜肥。然后。每穴栽苗1株,覆土壓緊,澆透...[詳細]
- 21-05-02 / 黃精種植技術 / 閱讀:2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