釣鯉魚子線多長在20-30厘米之間最佳。釣它通常是用玉米作餌,漁具方面推薦4.5米的軟竿,搭配1.5-2.5號釣線,魚鉤可以用5-7號的伊勢尼鉤。這種魚是底棲魚類,喜歡呆在水底,所以要釣深一點的地方,如果它不開口的話,最好提前打窩。另外,還要提前看好天氣,連續的晴天或陰天比較合適。
釣鯉魚口訣及作釣技巧有哪些?
一、粗細搭配,釣魚不累
“粗細搭配,釣魚不累”是指釣鯉魚一定要打窩且窩料要粗細搭配,原因是窩子中只有細料時起不到留魚的效果,只要窩料被小魚或鯉魚吃完后就會到其他地方覓食,但若窩子中只有粗料則起不到誘魚的效果,因此釣鯉魚的窩料一定要粗細結合,確保窩子中既要有能誘魚的粉質窩料也要有能留魚的顆粒窩料。
二、清淡為主,切忌用腥
“清淡為主,切忌用腥”是指釣鯉魚的餌料一定要以清淡為主,原因是鯉魚生性警惕且比鯽魚狡猾得多,若餌料腥味太重易引起鯉魚的警惕性,而且腥味也更易吸引其他小雜魚來搶食餌料,因此釣鯉魚最好用自然餌料,例如嫩玉米、酒糟、蒸紅薯等都是釣鯉魚的最佳餌料,但低溫季節還是要加一點腥來誘魚。
三、守株待兔,切勿走釣
“守株待兔,切勿走釣”是指釣鯉魚需要守窩才能有不錯的釣獲,原因是鯉魚生性多疑且警惕性也極高,一時不進窩或進窩后不吃餌都是正,F象,同時守魚時不能大聲講話、走動,也不能頻繁換餌、拋竿,否則受到驚嚇的鯉魚會迅速逃離窩點跑到相對安全的深水區,這一點和大家平時釣鯽魚是大不相同的。
怎樣才能釣到大鯉魚?
一、餌料種類
1、葷餌:冬季鯉魚體內的脂肪消耗殆盡,春季一到便急于補充高蛋白食物,深秋為了積累脂肪也會出現一個“抓食”高峰期,因此初春、深秋垂釣鯉魚要以蚯蚓、河蝦等動物性餌料為主。
2、素餌:春季過后隨著氣溫升高鯉魚的攝食量變大,質量已不主要,數量則上升為第一位,因此在暮春、整個夏季、初秋的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里都以素食為主,此時應用面餌、糟食等。
二、釣點選擇
1、黑坑:黑坑釣鯉魚基本都選坑塘四個角和增氧機的兩邊附近,同時釣位周圍必須要能保持安靜,作釣時也不要輕易大聲說話,提竿動作輕盈、力度適中,以免驚嚇到其它鯉魚。
2、野河:野河釣鯉魚選釣位要看河邊的坡,陡坡不建議釣,緩坡處選那種狹長的地帶,越靠近中間位置越好,這里是鯉魚吃餌、巡游的路線,若有突入到河中的“半島”則最好。
3、水庫:水庫釣鯉魚選釣位要多考慮進水口地帶,氧量高、食物多,水草多的地方也不錯,食物多、易藏身,大面積淺水區和過深的地方都不適合釣,一般釣三米左右深較合適。
三、調漂方法
1、釣鈍:鯉魚吃食是從上向下吸入,餌料懸空常吃不到正口,中魚后漂訊明顯,因此不要調多釣少,而是采用調幾釣幾或調少釣多,調幾釣幾時不管餌輕重都是一鉤躺底、一鉤輕觸底。
2、釣靈:鯉魚有時也可調多釣少,如在水底淤泥較厚的水域采用調多釣少時正好餌剛著到水底,比如“調四釣二”、“調十釣二”等,而釣鈍了則容易讓餌陷進泥層里,讓魚無法發現。
四、典型漂相
1、浮漂先出現有力的下頓,然后再有力的下頓,接著浮漂被全部拉入水中,這是標準的“鯉魚三點頭”,提竿中魚率幾乎百分之百。
2、浮漂先連續的或間歇性的點動,然后全部沒入水中或在水面做橫向移動,出現這種漂相表明鯉魚吃鉤已穩,提竿幾乎十拿九穩。
3、浮漂先有力的抖動幾下,然后緩緩的斜著沉下去形成“黑漂”,此時提竿中魚率極高,其中浮漂動作越沉穩鯉魚的個體往往越大。
4、浮漂先出現有力的下頓,然后再快速的上浮,這種漂相要立即提竿刺魚且中魚率極高,提竿的最佳時機是浮漂上浮時那一瞬間。
五、作釣技巧
1、時間:釣鯉魚要在合適的時間作釣,原因是氣溫會影響鯉魚的活性和攝食積極性,其中氣溫適宜的春秋兩季全天都可作釣,天氣炎熱的夏季建議在早上或晚上作釣,氣溫低的冬季建議在氣溫略高的中午作釣。
2、釣點:釣鯉魚選擇好釣位非常重要,只要屁股坐對了拿根草都能釣到魚,釣位首選水草區、鏵尖、河汊子、洄灣、下風口或深淺交界處,另外經常有人的老釣位也不錯,原因是老釣位下面往往是天然的魚窩。
3、打窩:釣鯉魚一定要提前打好窩子,事實上釣鯉魚比釣鯽魚更需要打窩,窩料首選發酵五谷雜糧,其次是酒米、菜籽餅、麥麩、顆粒餌料等,作釣時還要根據魚口及時續窩,否則可能影響釣獲甚至無魚可釣。
4、餌料:釣鯉魚的餌料主要有兩大類,其一是自然餌料,主要有麥粒、玉米、紅蟲、蚯蚓等,其二是螺鯉、天下鯉、荒食、瘋釣鯉等商品餌料,用商品餌料時要考慮味型,原則是“春腥、夏淡、秋香、冬濃”。
5、抬竿:釣鯉魚要根據漂相動作抬竿,典型漂相是“鯉魚三點頭(一頓口、二頓口、三黑漂)”和“斜拉黑漂”,另外鯉魚的個體往往都比較大,中魚后千萬不要急于拉上岸,一定要將魚徹底溜翻了后再抄上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