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氏
沼蝦養殖比較麻煩,而池塘養殖是一種成本效益和效率較高的養殖方式。在此基礎上,我簡要分析了羅氏沼蝦池塘高效養殖的要點。
一,選擇合適的養殖季節
羅氏沼蝦能在20~34℃的水溫下生存,但其最佳繁殖溫度為25~32℃。在這個溫度下,蝦長得很好。水溫為26~28℃時,幼蝦4~6天脫殼一次,成蝦7~10天脫殼一次,成熟蝦20天脫殼一次。因此,在池塘養殖中一定要注意測量水溫,掌握池塘水溫的變化,以便更好地掌握相應的放養規格、時機和收獲時機。2.3蝦幼蟲的飼養。
二,在合適的時間放苗
(1)在我國,5月中旬水溫穩定在18℃以上的時候是蝦仔養殖的最佳季節。每年的5月10日左右會有一次寒潮,所以你應該等到寒潮過去后再選擇在天氣好的時候儲存它們。
(2)注意養殖密度,飼養密度應根據蝦幼蟲的體長進行安排。一般應放養體長為0.8cm的脫鹽蝦仔22.5萬~ 300000尾/hm2;在1.5~2.0cm體長范圍內,放養18萬~21萬頭/hm2。[6]. 如果初期繁殖或池塘條件不好,應在此基礎上減少10%至20%的數量。在放養前必須解決多層隱蔽物的問題,否則會降低蝦類的成活率和品質,影響養殖的經濟效益。
三,注意池塘管理
(1)定期換水。蝦池要定期更換,特別是7 - 9月,每隔10-15天抽出1/3的池水,并注入新的水。水的透明度應該保持在40厘米左右。
(2)氧增加。曝氣機應定時開啟,每天清晨開啟,雨天全天開啟,晴天中午開啟。充足的供氧是蝦產量達到750kg/hm2的必要條件,應注意對池塘溶解氧的監測和補充。
四,羅氏沼蝦的疾病防治
在羅氏沼蝦養殖過程中,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十分重要。羅氏沼蝦的疾病并不多,但由于其不易檢測,防控難度較大。加強預防和監測十分重要。纖毛蟲病、褐斑病、黑鰓病、軟殼病、硬殼病、甲殼潰瘍病、肌白混濁病是較為常見的疾病。必須遵循預防為主、防治結合的原則:采用無毒苗;在培育種雞時,提高種雞的體質和免疫力;嚴格對蝦苗、蝦池進行消毒;高溫季節是蝦類病害高發期。對于幾種常見疾病,應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劑進行預防和控制。加強池塘管理
羅氏沼蝦養殖需要什么條件?
1、水質對羅氏沼蝦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,水質差對羅氏沼蝦會造成致命的打擊,池水的透明度應控制在25-40厘米左右。
2、水溫要控制在25℃左右,這是羅氏沼蝦的最適生長溫度。水溫絕不可低于16℃ ,水溫低于16℃時羅氏沼蝦行動明顯受阻,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死亡。
3、在池塘內種植適量的水草與浮游植物,為沼蝦提供良好的棲息場所,防止太陽直射。

羅氏沼蝦,又名馬來西亞大蝦、淡水長臂大蝦,是一種大型淡水蝦,原產東南亞。它具有生長快、食性廣、肉質營養成份好,以及養殖周期短等優點。自本世紀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羅...[詳細]
- 20-06-29 / 羅氏沼蝦養殖技術 / 閱讀:42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