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水小龍蝦的養殖技術有哪些
來源:本站整理 發布于 2020-06-29 18:51:55 作者:longxia 閱讀()
淡水龍蝦具有生長快、個體大、食性廣、適應性強,以及肉味美、經濟價值高等優點,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。養殖淡水龍蝦是一項投資少,效益高,操作簡單的致富好項目。
一,養殖池塘條件
淡水龍蝦對池塘條件要求不嚴,宜選擇通風向陽、土質保水、水源無污染的地方建池,池塘規格一般為5~10畝,水深達到1、5m以上,沙泥底且底部平坦,池壩坡比1∶3~4,具有方便的進排水條件和防盜防護措施。作為龍蝦的隱蔽棲息場所,可在池中種植部分水生植物或放入一定數量的石塊、磚頭、瓦片等遮蔽物,面積約占總水面的1/3。
二,放養前的準備
(1)池塘要有良好的進、排水設施。池塘四周要用竹片、網紗等圍起高50厘米的防逃墻。在養殖水域設置蝦棲息場所,如安設瓦礫、磚頭、石塊、網片、舊輪胎、草龍等作蝦巢,供蝦隱蔽棲息和防御敵害。在池內四周種植水葫蘆、水花生、水浮蓮、茭白等水生植物,其覆蓋面一般為池塘水面的1/3,以利龍蝦蔽蔭和滋生龍蝦愛吃的浮游生物。
(2)一般新建龍蝦池可用生石灰水帶水清塘,每畝用100公斤,若利用舊池塘或湖泊養龍蝦,要清淤、修整、曝曬,放養蝦苗前10-15天,每畝用生石灰50公斤干池消毒。同時徹底消除池塘中的鯰、鰍、黑魚和蛇、鼠等掠食性野生敵害。蝦苗放養前10-15天,一般每畝水面施豬糞等充分腐熟糞肥100-200公斤,培育浮游生物及提供適量的有機碎屑作蝦飼料。池塘進水前要安裝好水隔網最好是60-80目防止水中敵害進入。池水深度保持在50-80厘米,透明度在30-40厘米之間。
三,蝦苗的放養
(1)放養前,用生石灰100~150kg/畝進行清塘消毒,以殺死池中的有害魚類和有害的水生昆蟲,避免敵害侵襲。消毒3天后進水,10天后用300~500kg/畝發酵腐熟的有機肥肥水,培育豐富的浮游生物,為蝦苗提供充足的餌料。
(2)放養蝦苗一般選擇體長3~5cm、體格健壯、無病害的蝦苗,放養密度可控制在2000~3000尾/畝,規格小蝦苗的可適當增加放養密度,由于該蝦強欺弱、小怕大,因此同一池塘放養的苗種規格要整齊。放苗時避免水溫溫差過大,宜在傍晚或黎明時下池。放苗前,先用少量池水緩慢的加入運苗容器中,直至容器水溫接近池水溫度時,再將蝦苗輕輕倒入池水中。
(3)放養蝦苗宜在晴天的早晨和傍晚進行每畝放養2厘米長的幼蝦6000-8000尾或3-5厘米長的幼蝦4000-6000尾。同一池塘放養的蝦苗規格要求整齊一致。同時可在塘水中放養50克左右的花、白鰱300-400尾,鳊魚200尾。
(4)放苗后3天內,投以絞碎的小魚和碎肉,3天后1個月內投放小雜魚、下腳碎肉或配合飼料,待蝦苗長至6-7厘米時,可全部投喂軋碎的螺螄、河蚌及適量的植物性飼料如麥子、麩皮、玉米、餅粕等或配合飼料。日投喂量以吃飽、吃完、不留殘餌為準,一般中、小龍蝦按體重的15%-20%投喂,成蝦按體重的5%-10%投喂,具體可根據蝦的吃食情況進行調整。每天喂2次,早晨和傍晚各一次,晚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70%-80%,餌料應投在池塘四周,并適當分散,龍蝦集中的地方適當多投些,以利其攝食。
四,飼養管理
1、餌料投喂
淡水龍蝦屬雜食性,既喜歡吃鮮雜魚、螺蚌、蚯蚓及畜禽內臟等動物性餌料,又喜歡吃黃豆、豆餅、麩皮、玉米以及鮮嫩水草等植物性餌料,還可以投喂蝦用配合飼料,可見淡水龍蝦的餌料問題容易解決。根據一般經驗,全日的投餌量應掌握以吃飽、吃完、不留殘餌為準,一般小蝦目前效果最好的壯陽藥按體重的20~25%,中蝦按體重的15~20%,大蝦按體重的10~15%投餌,每天投喂兩次,早晚各一次。因為淡水龍蝦主要在夜間進食,所以晚上投喂全日餌料的70~80%,餌料要投在池邊淺水中。投餌要做到定時、定點、定量、定質,每個池塘可以設2~4餌料觀察臺,每天早上觀察餌料是否吃完,來決定當時投餌量,投餌量過少會抑制龍蝦的生長或因饑餓而相互殘殺,過多既增加成本又會造成池塘環境惡化,對龍蝦的生長和脫殼不利。餌料可使用一般的對蝦餌料或龍蝦專用餌料。
2、水質管理
池水要求水質清新,透明度30~40cm,PH值7~9,溶氧大于4g/L。養殖過程過程中要注意水質和池底環境,勿使惡化。當水中溶氧含量很低,水質惡化或雷雨悶熱天、連陰天等惡劣天氣時,要減少給餌或停止投餌。當天氣過冷或過熱時,為防止極限溫度出現可適當加深池水,以穩定池底水溫。在6~8月份高溫季節每隔5~7天換一次水,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20~30%,換水不便的可以定期加注新水。
3、病害防治
(1)應勤檢查,勤巡塘,注意龍蝦的覓食、活動、生長和蛻殼等情況,以便及時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。及時清除池中青苔;經常檢查進、排水口的過濾網,防止由于過濾網破損而使龍蝦外逃或野雜魚等有害生物進入。經常注意池中是否有敵害生物,如水老鼠、水蛇、水鳥等,如有應及時將其除掉。蝦苗下塘之前要進行體表消毒,防止把病原體帶進池內,定期用生石灰消毒蝦池,經常加注新水,保持池水清潔衛生,在蝦的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,增強蝦的免疫力。
(2)淡水龍蝦比河蟹、青蝦等水產品抗病能力強,但是人工養殖條件下,其病害防治不可掉以輕心。成蝦或幼蝦下塘前必須對蝦體進行消毒,嚴防病原體帶入池內。正常飼養期間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,主要以生石灰為主,每隔15天用生石灰10~15kg/畝溶水全池潑灑,不但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,還有利于淡水龍蝦的脫殼。在夏季高溫季節,每隔15天,在餌料中添加多維素、鈣片等藥物以增強淡水龍蝦的免疫力。注意每天巡池,做到疾病早發現、早預防、早治療。
4,捕撈收獲
一般飼養2個月左右,當龍蝦體重達50克以上時,可捕撈上市,捕撈龍蝦采用蝦籠、地籠、圍網等方法,捕大留小。淡水龍蝦生長快,當年放養可以當年收獲上市,可用網捕或干捕方式進行收獲。網捕:由于龍蝦以夜間覓食為主,可在傍晚前將網放置池邊淺水中,網衣尾部漏出水面,第二天早上起網收蝦。干捕:經過反復網捕,最后排干池水,用抄網抄捕。若養殖產量多,且大量產品分期分批上市時,還可以采取拖網或撒網等網具捕撈。收獲以夜間昏暗時為好。
五,龍蝦養殖相關問題
隨著“龍蝦熱”的不斷升溫,近年來“龍蝦養殖熱”也逐年升溫,然而多數從業人員因不能正確掌握養殖技術和受到“龍蝦好養”等傳統觀念的影響,忽略養殖過程中對水質、養殖環境、投餌、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正確管理,導致多數養殖失敗。同時,“養殖熱”也給那些心態不良、投機者大肆騙取錢財的機會,去年的“龍王811”就是近年來最典型的案例。為此,根據本人多年來從事該項目的養殖實驗結果,給各位欲從事龍蝦養殖人員予以下忠告:
1、畝產量:龍蝦畝產量與放養密度、養殖環境、投餌量、病害防治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。通常4-5月份苗,每畝放15尾左右/斤的苗60-100斤,每月“捕大留小”不少于一次,當年產量在450斤左右;每畝放50尾左右/斤的苗100斤,每月“捕大留小”不少于一次,當年產量在550斤左右?浯蟪龃水a量太多的,提醒大家注意了!小心上當!養殖環境好的可以適當增加投放量。
2、苗種:我們目前所說的小龍蝦均為克氏螯蝦或日本克氏龍蝦,均為一個品種,所謂的“雜交品種”還在實驗階段,不可輕信!有區別的只是訓化過的種苗與自然苗之分。人工繁殖苗,因成本過高以及目前自然苗豐富、價廉而停留在實驗室階段。說是人工苗的也不可輕信!經過訓化后的苗種一般成活率在85%左右,自然苗成活率不高于60%,而且還與水域有關。一般建議選擇在同一水域的苗種,成活率才能得到保證!
3、養殖環境:選擇具有良好水源的池塘,池中水草的覆蓋面要在30-60%,最好是浮性水草(如水花生等)和底生水草(如枯草等)混種。水體透明度在30公分左右。好壞水都能養龍蝦的思想是不正確的!
4、飼料:龍蝦雖是雜食性生物,其生長是否良好,取決于蛋白的攝取量,可以以新鮮小雜魚、田螺為主,輔以植物餌料,也可投喂蛋白含量不低于32%的配合飼料,腐爛變質的動、植物飼料不宜投喂,因其利用率低、容易使水質變壞,而不宜投喂!
5、病害防治:養殖如要成功,病害防治也非常重要,千萬要走出“龍蝦不會生病”的誤區,要定期消毒。如水中PH值低于7的,每隔15-20天,按20克/立方水體終濃度的生石灰,化漿后均勻潑灑。一般池塘每隔15-20天用藥物消毒一次,每隔15天左右在飼料中添加蛻殼促長素,連喂三天。
六,淡水龍蝦養殖成本
1,經濟效益分析
畝投放量:80公斤/畝×60只/公斤=4800只/畝。
畝雌雄比:按自然雌雄比例一般雌性多于雄性的比例。
成活率:一般蝦種運輸成活率95%,飼養成活率80%。
懷卵量:每次每只雌蝦的200-600粒,自然受精率為80%,孵化率40%,自然環境下成活率僅10%,年懷卵產卵次數為2-3次,依不同區域自然氣溫不同而改變。
商品蝦重:常見個體重量一般為50-100g,取最小值計算,則畝產量為400公斤左右。(畝雌蝦只數)(年產卵最低次數)(年最低懷卵量)(自然最低成活率)(個體最低重量)以上產量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,若模擬生態環境條件好,餌料充足,單位產量將逐步提高。本公司試驗結果最低產量為300kg/畝,最高產量為500kg/畝,但并不排除自然災害和人為操作失當對畝產量的影響。
畝產值:400kg×30元/公斤=12000元/畝。
以上價格參考武漢大東門市場2006年6月份旺季龍蝦銷售行情為30元/公斤,養殖戶正常銷售不同于野生捕撈,為每年秋末冬初,則淡季售價可望更高。且其中不包含池塘所配養的濾食性與草食性魚類的利潤分配,一般混養畝產成魚300kg以上,平均售價為6元/公斤,則畝增值為1800元以上,畝產值在1萬元以上。
2,投入產出比
按2006年糠、麩農副產品2元/公斤的價格,餌料系數為2。則畝產量的飼養成本為400公斤×2元/公斤×2=1600元/畝,畝平均年度管理費500元。畝平均種苗款80公斤×60元/公斤=4800元。
總投入為:1600+500+4800=6900元。
畝純利潤:12000+1800-6900=6900元/畝。
利用囤養方式進行反季節銷售,則每年秋冬龍蝦的售價在24-40元/公斤之間,則畝純利潤在1-2萬元之間,若農戶養殖水面在5畝以上,則年收入在5-10萬元以上,其經濟效益是養殖常規魚類的10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