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龍蝦人工養殖畝產多少斤?
來源:本站整理 發布于 2020-06-29 18:51:55 作者:longxia 閱讀()
目前小龍蝦養殖主要分為池塘精養與蝦稻混養兩種模式,相應的小龍蝦養殖產量也會有一定差別,下面就對兩種養殖模式分析一下小龍蝦畝產量;
1.蝦稻混養模式,一般小龍蝦畝產在160-200斤左右;
蝦稻混養模式,由于受水稻栽種、生長等因素影響,會造成小龍蝦在高溫季節處于不利生長環境中,會造成相應畝產量不高。蝦稻模式小龍蝦主要生長與出產期為每年3-6月份,待水稻栽種后的7-9月為了便于水稻分蘗及生長,會將養殖池塘水位降低并維持在低水位狀態,而此階段正處于高溫季節,低水位遇上高溫會嚴重影響小龍蝦脫殼及生長。等到水稻收割完成田面上水后,小龍蝦就將面臨孵化、產籽等,而隨之是氣溫逐漸降低,小龍蝦9-10月的第二季生長也會受影響,因此第二季蝦也就很難有產量。
正常蝦稻養殖畝投放蝦苗60-70斤左右,正常養殖能夠出產的商品小龍蝦也就在150-200斤之間。如果想要達到250斤以上的產量很難操作,需要在每年秋冬季節做好苗種繁育工作,確保第二年養殖池塘有足夠蝦苗,并依據實際養殖情況適當投苗。
2.池塘精養模式,小龍蝦畝產量300-400斤,高產甚至可以達500斤以上;
小龍蝦池塘精養模式由于可以采取輪捕輪放養殖模式,一年可以養殖2-3季以上小龍蝦,相應小龍蝦產量會提升。但需要豐富的養殖精養,多投苗,精細化管理等,相應養殖風險也高。正常池塘畝產都能達到300斤以上水平,對于具有多年小龍蝦養殖精養的人員甚至可以將產量達到500斤以上,尤其對于以繁育蝦苗為主的精養塘口,產量會更高。
小龍蝦池塘精養通過科學養殖,加強對水、草、餌料、疾病預防、輪捕輪放等管理,可以充分利用小龍蝦春秋兩個主要生長季節,實現小龍蝦產量提升。
影響小龍蝦畝產主要因素有哪些?
1、合理的養殖密度
保持合理的養殖密度,既有利于充分發揮池塘的生產力,又能提高蝦的產量、規格和經濟效益。如果片面追求產量而提高養殖密度,則會增加養殖管理方面的難度,小龍蝦也會為爭奪生存空間而自相殘殺。高密度養殖產生的大量殘餌和排泄物也會敗壞水質,使小龍蝦的生存空間進一步縮小。池塘環境對小龍蝦掘洞的影響較大,在水質較肥、底層淤泥較多、有機質豐富的條件下,洞穴減少,也會導致小龍蝦自相殘殺。一般而論,池塘單養小龍蝦的合理養殖密度是:春季(2~3月份)每畝水面投放規格為2~4厘米的幼蝦3萬~4萬尾;夏季(7~8月份)一般不投放幼蝦,而投放優質的小龍蝦親蝦,每畝水面投放20~25千克,雌雄比例為3∶1;秋季(9~10月份)每畝水面投放剛離開母體的幼蝦(體長10~12毫米)3萬~5萬尾。
推薦閱讀:人工小龍蝦養殖成活率高不高?
2、放養規格應基本一致
在放養小龍蝦時,要注意放養規格不能相差太大,否則必須采用大、中、小3種規格分池放養。在養成過程中,也要注意小龍蝦的規格,若規格大小不一,會出現大蝦吃小蝦的現象,以致成活率大大降低,影響養殖產量的提高。
3、正確地投餌
養殖小龍蝦投餌是關鍵,投餌時應注意餌料的種類、餌料的適口性、投餌量的確定、餌料的投喂方法和餌料的投喂時間5個方面的問題。小龍蝦屬雜食性動物,動物性餌料和植物性餌料均能攝食。養殖生產中通常投喂一些谷類、草類植物性餌料和活螺螄等動物性飼料。小龍蝦比較貪食,投餌量不足不僅影響小龍蝦的正常生長,還會出現自相殘食現象,所以必須確保小龍蝦能夠攝食到足夠的餌料,且餌料新鮮。投餌過量或投喂方法不當會造成餌料浪費和敗壞水質。一般按存塘蝦的體重來計算投餌量,生長旺季(4~9月份),投喂量為蝦體重的7%~8%,其余季節為蝦體重的1%~3%。實際投喂時,要結合具體情況,如天氣情況、水質狀況、池內水生動植物多寡、剩余餌料量多少等,靈活調整投喂量。小龍蝦有晝伏夜出的習性,常夜間出來活動、攝食,白天一般隱蔽在水草叢中棲息。所以,一般9∶00左右投喂總餌量的20%~30%,17∶00左右投喂70%~80%。
4、及時改良水質
天然小龍蝦經常生活在臭水溝里,不少養殖戶錯誤地認為小龍蝦具有較強的耐污能力,可以在較差的水質環境條件下生存。事實上,水質條件過差會降低小龍蝦的體質和活力。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要保持池水透明度為30~40厘米,pH值為7.5~8.5,溶解氧3毫克/升以上。為此要加強水質管理,經常加注新水,定期(每15~20天)潑灑1次生石灰漿,每立方米水體用量為3~5克,以調節水質,增加水中離子鈣的含量,提供蝦蛻殼生長時所需的鈣質。一旦池水老化應及時更換,保持池水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,促進小龍蝦及時蛻殼生長。在水溫適宜、餌料充足的情況下,一般60~90天幼蝦即可達到每尾20克左右的商品規格。
5、增加隱蔽物
小龍蝦生性兇猛,有較強的占地習性,在沒有足夠的洞穴和水草供其隱蔽或隱藏時,自殘現象極為嚴重。利用小龍蝦喜歡穴居的習性,建立人工洞穴可有效防止小龍蝦自相殘殺。人工洞穴可以建在水位以下的坡地上,洞口直徑6~10厘米,深15~30厘米。小龍蝦還有攀附水草的習性,養殖池中種植或投放水花生、輪葉黑藻、鳳眼蓮、眼子菜及水浮蓮等水草,既可為小龍蝦提供隱蔽物,又可增加其生存空間,減少互相殘殺。同時水草還可作為小龍蝦的食物,降低人工飼料的消耗,節省養殖成本。
推薦閱讀:2020淡水小龍蝦人工養殖技術
小龍蝦養殖每畝每天投多少斤飼料?
100斤左右
小龍蝦飼料
放塘30分鐘后開始投喂飼料,前期以投喂煮熟黃豆打漿為主,再補少量的小雜魚和螺肉等,投喂量為蝦體重6~8%,分早晚二次投喂。
依攝食習性傍晚占日總量2/3左右,采取定點與塘邊潑灑結合。中期水溫高、攝食旺盛,投喂量10%。
后期投喂蝦餌料,也可投喂些雜魚、豆粕、麥麩、青菜等配合飼料各25%,日喂量隨水溫變化,靈活掌握。
小龍蝦池塘條件
淡水龍蝦對池塘條件要求不嚴,宜選擇通風向陽、土質保水、水源無污染的地方建池。池塘規格一般為3333~6667(5-10畝),水深達到1.5m以上。
沙泥底且底部平坦,池壩坡比1:3~4,具有方便的進排水條件和防盜防護措施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