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池塘養殖淡水小龍蝦利潤的關鍵在于做五個方法
提高池塘養殖淡水小龍蝦利潤的關鍵在于下列五種方法:一苗、二料、三管、四防、五銷!
一、蝦苗的選擇。 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”蝦苗的選擇是養殖能否成功的關鍵,它直接影響到養殖戶的經濟效益。要堅持購買優質蝦苗,蝦苗放養前要做好消毒工作。
二、選用優質高效飼料。飼料成本占養殖成本的大部分,正確選擇飼料是小龍蝦養殖獲得高效益的關鍵。飼料的選擇標準主要從餌料系數、飼料價格、小龍蝦類的生長速度及健康狀況四方面來考慮。投喂時既要防止投喂過度而造成浪費及污染水質,又要防止投餌不足而影響小龍蝦的正常生長及養殖周期。投放飼料的關鍵在于要準確掌握池塘內小龍蝦的數量與規格,根據水溫、天氣等條件確定最佳的投喂量及投喂次數。
三、加強水質管理。養蝦的關鍵是養水,養好水才能養好蝦?刂扑|的主要措施有:
1、適時換水和增氧。掌握好換水和增氧時機,不僅可以改善水質、降低成本,還可以提高池塘生產力。
2、確定合理的放養密度和套養比例。正確處理好“主養蝦”和“服務魚”的關系,利用其生物鏈原理改善水質,提高經濟效益。
3、準確掌握投飼量。防止投飼過度,造成飼料浪費并污染水質,引發小龍蝦疾病。在池塘養殖條件下,飼料是污染水質的主要因素,因此,投飼過度或選用系數過高的飼料,既浪費飼料又污染水質,增加了水質管理的壓力,沒有任何好處。
四、防病不可松懈,越是養殖形勢低迷,越是要做好蝦病防治工作。由于小龍蝦的生長環境比較特殊,得病后不易被觀察到,治療起來就顯得特別困難。
五、適時銷售。將小龍蝦養到商品規格時,只要市場價格合適就要立即出塘。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小龍蝦不必要的消耗,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養殖風險。
淡水龍蝦要怎樣養殖?
開春初期,當小龍蝦池塘水溫升到10℃左右,經仔細檢查就會發現傍晚有小龍蝦離開洞穴出來活動,此時越冬后的幼蝦也開始攝食,為了保證小龍蝦能健康快速生長,提高小龍蝦的成活率,使小龍蝦養殖增產增效打下堅實的基礎,早春小龍蝦養殖池塘應采取以下七個方面管理措施:
一、調節水質 小龍蝦養殖池塘經過越冬后,池水大多已變清或水質老化,開春后必須加強水質的調節。
1.補水或換水 當小龍蝦養殖池塘水位下降,池岸邊的洞口大部分露出,可以補充一部分新水使岸邊小龍蝦洞口一半浸入水下面;如果小龍蝦養殖塘口的水位穩定可先排出10厘米高的水,再進新水10厘米。通過補水或換水,一方面刺激洞穴內小龍蝦出洞,能做到早開食,早投餌,另一方面為肥水提供優質藻種。
2.適量施肥 小龍蝦池塘經補水或換水后,可根據當地情況因地制宜,施經發酵的雞糞、豬糞、牛糞等有機肥,選晴天上午10點左右,每畝施肥100千克左右。第1次施肥可采用全池潑灑的方法,培養豐富的浮游生物供幼蝦攝食,以后每隔1個月左右根據池塘水質肥瘦以及池內有機肥的消耗情況投放1次發酵有機肥,每畝100千克~150千克左右,堆放于池塘四角水面下,或采取部分全池潑灑,部分堆于池塘四角,以保證池塘水質的穩定以及水中浮游動物維持在較高的密度。
二、適量投餌,放養活螺螄 經過一個漫長的越冬期,無論是成蝦還是離開母體的仔蝦、幼蝦,體質都十分虛弱,必須攝食大量的食物來恢復體質。開食后,小龍蝦攝食相對較旺,尤其對動物性餌料需求量較大,投喂時必須增加動物性餌料(如魚、蜆肉、屠宰場下腳料等)投喂比例,適當搭配植物性餌料,如煮熟的小麥、玉米等。投喂時考慮到大小蝦仍處于同一池塘,為了防止爭食,先投成蝦料,日投喂量為成蝦體重的2%~3%,讓成蝦先吃飽,再投魚糜或絞碎的蜆肉等,供仔蝦、幼蝦攝食,日投喂量按每萬尾100克(可先試投,根據攝食情況適當增減),投喂時間是16∶00~17∶00。
在投喂次數方面,水溫在10℃左右,一周投喂1次~2次;水溫在13℃~15℃,一周投喂2次~3次;15℃以上時,每天投喂1次。投喂地點選在水池邊淺水區,餌料兌水呈條塊狀潑灑。當池塘水溫穩定在15℃以上,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,可投放活螺螄,第一次每畝投放100千克左右,以后根據水體肥度適當增加。春季投放的活螺螄,一方面可以穩定水質,另一方面可繁殖幼螺,供小龍蝦幼蝦、成蝦攝食。
三、適時捕撈成蝦、大規格幼蝦,調整仔蝦密度 開食后15天~20天,為了防止成蝦與仔幼蝦爭餌料和地盤,防止成蝦吞食仔幼蝦,要把雄性成蝦、沒有抱籽的雌性成蝦、大規格幼蝦捕出,為仔蝦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。具體方法采取地籠捕撈,選擇網眼較大,不卡幼蝦的地籠進行捕撈。捕出的成蝦若有抱卵或抱籽的先剔除放回原池,再處理其他蝦,如果池塘中的仔蝦密度過大,可以用密眼地籠捕出部分仔蝦,另池養殖或出售。
四、投放水草或隱蔽物 小龍蝦池塘中,越冬防凍用的干草及凍死的水花生等,為防止水溫升高后腐爛壞水,在開春后應撈出,有條件的應補充新鮮水草,這樣既可作為小龍蝦餌料,又可為小龍蝦提供隱蔽場所。如果沒有新鮮水草,可向池塘中投放一定量已經消毒后的人工隱蔽物,如毛竹筒、枯意楊葉、梧桐葉等。
五、潑灑生石灰 開食后1周,上午10點左右,每畝1米水深池塘用10千克生石灰,兌水化開全池潑灑,一方面消毒水體,清除小龍蝦體表的附著物,加速水體中有機物分解,促進肥水;另一方面,增加水體中鈣含量,便于小龍蝦吸收,為以后小龍蝦蛻殼作準備。水溫15℃以下每月潑灑1次生石灰,15℃以上每半月潑灑1次。
六、潑灑光合細菌 生石灰潑灑1周后,選晴天中午按每畝使用光合細菌凍干粉0.5千克,加適量塘水,攪拌后放船艙或其他容器內曝曬1小時~2小時活化,再兌水全池潑灑,建立藻菌相平衡體系,穩定水質。 七、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各巡邏一次,檢查蝦的攝食情況、蝦的活動情況、水質、池塘是否滲漏等,發現問題立即處理。